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交流 -> 社会服务 -> 正文

探寻古法传承密钥,凝望千年农耕智慧——304am永利集团2023年思政教育实践项目“以千年农遗之匙,开乡村振兴新局”实践队开展调研

时间:2023-07-22 浏览量: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华文明传承不绝的奠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重要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为深入探寻陕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304am永利集团2023年思政教育实践项目 “以千年农遗之匙,开乡村振兴新局”实践队在永利官方网站华艳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长安区百年老油坊、千亩水稻基地和临潼区番茄智慧谷调研,探寻千年农耕文化,领略美丽乡村新颜。

7月2日,实践队前往长安区西留堡村沣峪口榨油坊,参观百年老油坊博物馆并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访谈。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西安非遗保护协会)理事、传统榨油技艺传承人高飞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老油坊的悠久历史,介绍了古法榨油的设备、技艺、工序,新式机械化榨油的创新与转型,以及西留堡村如何以沣浴口老油坊为龙头,联合本村其他非遗项目,形成关中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参与性旅游项目的农业文化新业态,助力村民增收。聆听了作为民间手工榨油技艺“活化石”的手工榨油作坊前世与今生的故事后,实践队员们对一代代“油坊人”坚守初心、薪火相传的精神深深打动,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在与传统榨油技艺传承人高飞交谈的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在沣峪口老油坊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照片

7月3日,实践队来到了长安区滦镇水稻种植基地进行研学,近距离观摩了北大村“千亩稻田”系统。讲解人员指出,北大村依托其“稻香北大”品牌,不断开拓乡村振兴项目发展思路,将乡村振兴产业与稻田四季之景相结合,还探索实践了“稻鱼合养”技术,始终致力于打造集特色水稻田、观光农业、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链。千亩稻田泛碧浪,雨后荷花展娇容,飞鸭游鱼共嬉戏,美丽乡村绘新颜。在稻田基地,队员们不仅被秀美的景色吸引,更对北大村所挖掘的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为长安区滦镇水稻种植基地

7月6日下午,走进临潼区番茄智慧谷,队员们立刻被昂然生长、色泽鲜亮的各类番茄吸引了目光。这里处处传递着现代农业的气息: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番茄智慧谷实现了番茄品种标准化,种植方式智能化,管理方式高效化,与传统农业相比,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极大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人员指出,番茄智慧谷严格按照“政府+高校+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新兴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图为实践队员同技术人员学习交流的照片

图为实践队在临潼区番茄智慧谷的合影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活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此次老油坊、稻田基地和番茄智慧谷的研学之旅,实践队员们进一步领略和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打造农产品品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的潜力,加深了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转变成社会经济发展要素,以农业文化保护传承赋能乡村振兴的认识。

文:崔颖文、张姝瑾、王嘉玮

图:顿昱璇、单璐玉

审核:李  刚

上一条:暑期实践进行时|追寻华夏文化基因,创新文化发展之路

下一条:暑期实践进行时|探中华文明根脉 担文化强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