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永利集团第38期“启真明智”读书会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学院齐承水老师主持,张云龙老师、聂阳老师、杨荣老师、山磊老师、房小捷老师作客云端,与硕博同学们一起阅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一小组由马妍同学进行汇报,她就《手稿》的序言和工资部分进行了总结汇报,同时小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是否存在一种既保障工人利益又不影响企业经营的工资制度?张云龙老师认为首先要注意到,对于雇佣制度的批判是在近代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之后才出现的,比如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但是马克思则注意到了观念上的平等不能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聂阳老师同样认为在工资上做文章来改善工人的待遇是蒲鲁东的做法,马克思则与其相反,他认为工资制度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具体体现,因此从本质论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存在的。山磊老师也认为这一调和不可能实现,因为他和蒲鲁东以及拉萨尔的论战中都是批判工资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晚年已经看到了工人资产阶级的出现,这一阶级在目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壮大。而杨荣老师补充到,马克思认为不公平的地方在于工人和生产资料分离了,如果要在工资制度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话,第一就是要工人占有相应的生产资料,那就是入股分红的形式;第二就是保护工人的利益,比如工人的专利会享有一定的收益,我们现在要想在工资前提下实现平等就要实现生产资料平等、要素平等以及分配平等,社会问题远比理论问题要难很多。
第二小组的邵明岚和王夏荷同学针对资本的利润这一节进行了汇报,对于其中较为晦涩的内容做了简洁易懂的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第一,“资本利润还由于流通手段(例如:纸币)的简便或低廉而增长”是不是因为货币流通的快,通货膨胀,因此市场繁荣,商家能够获得较多利润。房小捷老师则认为通货膨胀在这里是不成立的,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物价的变动是供求关系变动导致的,而价值的变动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而且15、16世纪的通货膨胀不是我们现在以由国家发行纸币为特征的通货膨胀,那时候实则是贵金属交易,这里将这句话理解为商品实现的成本降低更为贴切。第二,关于“资本和收入之间的比例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决定着勤劳和懒惰的比例;资本占优势的地方,普遍勤劳;收入占优势的地方,普遍懒惰”,第二组同学讨论的结果是前者指的是欠发达国家,资本剥削劳动,因此人们忙于生产,后者指的是发达国家,福利较高。山磊老师指出这段话是引用自斯密的,这里的资本占优势是指新兴资产阶级,也就是斯密所支持的,而收入占优势的则是指他所厌恶的土地贵族,以不劳而获为特征。张云龙老师补充到,我们还可以将其同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结合起来,韦伯写到,早期的资本家兢兢业业、艰苦节约、冷酷无情,精打细算,只有赚钱这一个使命,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内在的关联。而斯密就是一个清教徒,绝对反对享乐闲散,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总之,本次读书会虽然阅读的是难度较大,涉及政治经济学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但是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还提出了诸多具有探讨性的问题,老师们也从不同的视角和背景出发进行了回答和解读,这除了从学理性方面给予我们启迪之外,还对于我们的历史背景知识提出了要求,只有联系前人的理论,梳理整个历史逻辑脉络才能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深入理解。
图文:顿昱璇
审核:李刚